拇指大小的腦干,掌控著呼吸心跳的生命密碼。腦干本就血供稀少,一次出血足以癱瘓整個生命中樞。更可怕的是,腦干出血已不再是老年人專利——快節奏生活下,30+患者正逐年激增。
當15毫升的鮮血在這里“決堤”,醫學禁區被推上生死一線。上海市青浦區一位37歲的高血壓患者,卻在絕境中抓住了奇跡的繩索——這不是電影劇本,而是真實發生的生命突圍戰。
腦干為何是“手術禁區”
我們的呼吸、心跳、血壓甚至吞咽動作,都由一個拇指大小的區域精密調控——這就是深藏大腦底部的腦干。它由延髓、橋腦和中腦組成,堪稱人體的“生命中樞司令部”。
正因如此,腦干手術長期被視為神經外科的絕對禁區。手術刀在此每推進一毫米,都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:呼吸驟停、永久癱瘓,甚至成為植物人。醫生們在此處操作,無異于“在鋼絲上拆解炸彈”。
由于腦干位于大腦核心位置,通常腦干出血量<5ml(少量),可能出現面癱、復視,但隨時可能因水腫引發呼吸驟停;5~10ml(中量)即為高危,會發生意識模糊、吞咽困難,常需呼吸機維持生命;當出血量>10ml(大量),死亡率飆升至70%~90%,幸存者也多陷入植物狀態。
毫米級手術創造生命奇跡
張磊(化名),37歲,高血壓病史半年余,間斷口服珍菊降壓片,不規律。在今夏某天,在無明顯誘因下的情況下,他突然發現自己右側肢體不能動彈,并說話語無倫次,進一步出現嘔吐、意識障礙。被人發現后緊急送往上海冬雷腦科醫院。
入院后,王威主任團隊接診,發現患者血壓超過180m毫米汞柱,立即給予控制血壓等治療,完善頭部CT顯示:患者腦干出血15ml。
經過病情分析,“我們發現張磊的腦出血是由高血壓引發的,長期血壓不規律且不加控制,動脈血管壁逐漸硬化和增厚,導致血管彈性降低,容易在一些末梢部位形成微小動脈瘤,所以在高血壓的作用下,血流沖擊力增強,血管無法承受這種壓力,從而破裂出血。”
腦干出血量一旦超過10ml在醫學常識上幾乎等同于“死亡通知書”。面對這一情況,上海冬雷腦科醫院王威主任團隊立即為其展開手術。
“我們的目標很明確,清除血腫,解除腦干壓迫。但說實話,患者的血腫深埋腦干內部,四周密布神經‘高壓線’,傳統入路需穿越重要功能區,極易造成二次損傷。”王威介紹,最終團隊迅速選擇了腦干背側膜髓帆入路作為破局關鍵,從離血腫最近的地方,進入血腫腔,清除血腫。他告訴記者,“由于平時經常會做一些腦干腫瘤的手術,對于腦干出血患者,我們也要遵循同樣的腦干安全手術入路原則,同時會參考血腫離腦干表面最近的地方,進入到血腫腔,這樣的話對腦干的損傷就非常小。”
在手術現場,醫療團隊化身“腦干拆彈專家”,精準選擇血腫距腦干表面最近的背側通道。在顯微鏡下毫米級推進,完整清除血腫,最大程度保護神經纖維。
從“植物人預言”到獨立行走
術后冬雷醫院醫療團隊展開拉鋸戰:持續一周的神經重癥監護、階梯式降顱壓方案、多模態神經功能康復……在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后,張磊不僅能無障礙語言交流、自主進食,四肢肌力恢復至4級(接近正常),大小便完全自控。這打破了“15ml腦干出血非死既重殘”的醫學預判。
“我吃了降壓藥啊!”——這是無數年輕患者的痛心質問。張磊雖有半年高血壓史,但僅間斷服用珍菊降壓片,血壓監測形同虛設。
“長期血壓失控會導致血管硬化成‘脆皮’,這種情況,極易導致血壓驟升時血管爆裂。所以,患有高血壓的患者,按時服用藥物非常重要!”王威主任強調。尤其是在現代高糖高鹽高脂不健康的飲食,熬夜、抽煙喝酒等不規律的生活習慣,以及無處不在的生活工作壓力,導致年輕人罹患高血壓的數字逐年增加。
預防腦卒中,請謹記以下幾點:
1、?降壓“攻堅戰”。確診高血壓必須規律服藥,切勿隨意減藥、停藥;早晚監測血壓,<140/90mmHg才是安全線。
2、?必須規避以下三種情況:戒情緒過山車(尤其突然暴怒);
避免憋氣用力(如便秘時過度屏氣);拒絕突擊式劇烈運動。
3、高危人群主動篩查:長期吸煙/酗酒、有腦血管病家族史者,每年需做腦部MRI+血管成像(MRA),揪出隱藏的腦卒中危險因素(動脈瘤、動脈狹窄等)。
長宏網提示:文章來自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